Hi,欢迎来到大河票务网!
全国
x

按字母查找

场馆库

当前位置:大河票务网>旅游资讯

记者走进豫南大别山腹地 探寻“伏山卧佛”真容

admin 发布  时间:2020-08-02 20:02

资料图片

从伏山乡石冲村口眺望巨大的天然卧佛——伏山卧佛

伏山乡石冲村的景色美不胜收

      提起大别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秀丽的山、清澈的水、丰饶的动植物资源以及革命老区、将军摇篮……鲜有人知道处于大别山腹地的商城县伏山乡有一座纯山体构成的天然卧佛——“伏山卧佛”。近日,记者在信阳市商城县采访河南省国税局驻商城县伏山乡石冲村第一书记郑强时,偶然听说并有幸近距离感受了“伏山卧佛”的神奇与魅力。
  
  用镜头凝固“伏山卧佛”
  
  四月的商城县伏山乡山花烂漫,簇簇的杜鹃已是漫山遍野,幽幽的兰草散发出阵阵香气,沁人心脾。走到石冲村口,顺着郑强手指的方向放眼望去,只见对面山峦巍峨雄壮如巨人一般睡卧眼前,那就是“伏山卧佛”。
  
  “伏山卧佛”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伏山乡石冲村与伏山村之间,距县城25公里,由海拔1219米的女人寨、海拔1020米的大伏山和海拔902米的道人躺三座山峰构成,三峰交错层叠横排酷似一尊卧佛,侧卧于大伏山中,其中头部、耳部、肩部、臂部、手部、腿部轮廓逼真,远眺栩栩如生。
  
  “卧佛像也称‘佛涅槃像’,是佛教传说中释迦牟尼佛圆寂时睡卧的形象。中国有很多卧佛像,在一些寺庙、石窟或壁画中可以看到,有雕塑、彩绘等多种,有些艺术价值很高的已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的文物。”郑强介绍道。
  
  为研究”伏山卧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郑强自掏腰包购买了五种商城古县志,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因年代久远,人们都误将卧佛躺姿描述为仰卧平躺姿态,使这一十分宝贵的旅游资源几乎遭到了埋没。为更好地宣传推介”伏山卧佛”,郑强专门找到省会平面设计公司的技术人员,就着照片中的山体形状将卧佛的轮廓勾勒出来。“我来伏山最大的成就就是让卧佛翻了个身,而卧佛翻身了,如果旅游能发展起来,石冲村村民幸福的日子也就不远了”郑强自豪的说。
  
  在村口郑强所说的“观佛台”上,记者选好角度,对准眼前的大山按下了快门,凝固了”伏山卧佛”。
  
  “伏山卧佛”的神奇卓异
  
  郑强为”伏山卧佛”总结了四个特点,即:神、奇、卓、异。
  
  所谓“神”,是指”伏山卧佛”被大自然神工鬼斧般造化的非常生动、逼真。“伏山卧佛”呈右肋侧卧的姿势,与佛经记载真实的佛涅槃姿势相同。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在《佛教常识答问》一书中说:“佛逝世前由王舍城北行到毗舍离城(今印度比哈尔省境内),又由毗舍离向西北行,最后到了拘尸那伽(今印度联合省伽夏城)一条河边,洗了澡,在一处四方各有两棵娑罗树的中间安置绳床,枕着右手侧身右肋而卧”。后来所有的卧佛像(即佛涅槃像)都是这样的姿势。”伏山卧佛”呈头北脚南走向,也与历史记载中佛涅槃的方向不谋而合。《大唐西域记》中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揭罗国度了最后一个弟子善贤之后,便“入寂灭乐,于双树间右胁卧狮子床,北首而卧”。人天悲戚,感叹大觉世尊将寂灭,众生福尽。这里说的“北首而卧”,是指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涅槃时躺卧的方向头朝北、脚朝南,与”伏山卧佛”头北脚南的走向刚好一致。在头部、耳廓、肩部等细节方面”伏山卧佛”也十分逼真,按照佛教的说法,佛是福和慧都圆满的二足尊,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其中佛发曲卷如螺,谓“顶螺髻相”;耳廓修长,谓“耳厚修长,轮垂成就”;两肩圆满而丰腴,谓“肩圆满相”。站在石冲村口的位置眺望,卧佛头部发髻曲卷如螺,耳廓修长,耳垂圆润,肩部圆满丰腴,头部、肩部、臂部、手部、腿部的比例十分匀称,非常逼真。
  
  所谓“奇”,是指“伏山卧佛”有很多奇妙之处。一是天然卧佛的大耳朵,进入伏山乡境一路走来,随着位置的不同,卧佛耳朵的长度在不断的变化,但无论位置怎样变化,从任何角度看,其修长的耳廓、垂肩的大耳(和圆润的耳垂)不变。二是在天然卧佛肚脐部位有两块巨石,两石之间流出一汩碗口粗的清泉,起名为“佛脐泉”,“佛脐”当地发音与“福气”谐音相同,意为饮用此水能够给人带来福气。按照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释迦牟尼为教化众生,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因而,从佛教的角度看,无论是”伏山卧佛”还是“佛脐泉”,无不是诸佛法身示现。
  
  所谓“卓”,《说文》:卓者高也,是指“伏山卧佛”气势恢弘、世间罕匹。“伏山卧佛”由长约5500米、高达千米的山体构成,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卧佛。如广东平远南台山天然卧佛,长约5200米,高648米;海南省“毛公山”天然“卧佛”,长约4000米,高仅320米;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山体天然“卧佛”,长3000余米;广东韶关丹霞山天然“卧佛”,长约3000米;甘肃酒泉天然“卧佛”,身长2200米;四川乐山市巨型天然“卧佛”,全长1300多米;(著名的四川“乐山大佛”在此巨型“卧佛”的心脏部位);阿富汗“巴米扬西大卧佛”,长300米、高55米;“巴米扬东大卧佛”,长300米、高35米;缅甸“乔达基卧佛”,长75米、高30米。”伏山卧佛”恢宏的气势,宏伟、逼真的身驱,远远超过其他已知天然卧佛,真正称得上世界最大、最逼真的天下第一卧佛。
  
  所谓“异”,是指“伏山卧佛”人文和历史积淀丰厚,有别于其他的天然卧佛。“伏山”古称“佛山”,商城县志在记载佛山名称的由来时称:“汉重浮屠,名其山为佛”(汉魏时期“佛陀”被翻译为“浮屠”),说明古人在两千年前就发现了天然卧佛。据明嘉靖《商城县志》卷一“邦土志•山川”记载:“佛山,在县东南五十里,上有古寺基,下有龙井三处,傍有石船、石龙、石龟、石鹤,僧人仍旧址,盖佛山寺于其上。”现在的大伏山,在明朝嘉靖(公元1522年-1566年,距今490年)之前一直称为佛山,但在后来的清顺治、康熙、嘉庆以及民国等县志记载中,佛山被写为伏山,佛山寺也被写为伏山寺,应是当地方言“佛”、“伏”谐音相同所致。佛山佛教文化曾经兴盛一时,南北朝著名高僧慧思及其弟子智顗(世称智者大师,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在大苏山驻锡修行时曾驻此山,唐朝著名的高僧香育也曾于佛山寺“劲节安禅,卯前一食”(参见《宋高僧传》卷八“唐郢州大佛山香育传”)。佛山寺为唐朝皇帝敕建(见清康熙《商城县志》卷之一,寺观),原址在石冲村与伏山村交界的道人躺村民组,正好处在”伏山卧佛”头、身连接处一片广阔平坦的地域。村民建房时曾见到大面积的寺基遗址,在垦田时也发现了大量的和尚塔和道人缸,说明过去这里不仅有规模较大的皇帝“敕建”佛教寺院,还有一座相当规模的道家庙观存在(按商城县志,为吴真人修道之延真观)。附近有石船、石龟也十分逼真、传神,应证了县志中的记载。后来因交通不便寺院迁移至现今的石冲村东庙位置。
  
  “伏山卧佛”周边聚集众多宝贵的旅游资源
  
  大伏山、道人躺以及商城八景之一的文峰山(又称菊花尖、章山),是金刚台山脉的延伸,三山相连,地域相对集中,三山所在的石冲村,环境钟灵毓秀,或是得到大佛特别的眷顾与祜佑,在方圆不足十公里的土地上,蕴藏着十分宝贵、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除”伏山卧佛”、文峰、女人寨、石船、石龟、响水潭、东庙、迎客松、椴树古民居、瀑布等景点外,还有历史上著名的风洞、龙井等宝贵的旅游资源。
  
  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河南志•商城县载:“金刚台山,县南三十里。旧名石额山。延袤六十余里,双峰高峙,上有风洞、龙井。”古时的“金刚台山”“延袤六十余里”,包括现在的金刚台(古称大苏山)和伏山乡境内的大别山余脉。“金刚”一词往往与佛教密切相关,佛在摩羯陀国菩提树下成正觉时的座位称为“金刚座”,佛坐之而入定称为“金刚定”,佛涅槃所卧之床称为“金刚床”,取其犹如金刚坚固不坏之意。道人躺山位于”伏山卧佛”头枕之处,山坡上有两块巨大而光滑的石板犹如人的面额,故“石额山”和“金刚台山”的名称很可能来自于此。《读史方舆纪要》所说的“龙井”,就是县志所载佛山寺下方的“龙井三处”。据考证,道人躺现有饮马池等泉池三处,应是所谓的龙井。
  
  “风洞”位于石冲村分水岭南侧山坡上两块巨大而平滑的石额上方,当地村民称为“风巴洞”或“风洞”,因洞口常年有风轰轰作响,故称。明嘉靖《商城县志》记载:“世传为吴真人修道处,内有丹炉。”据考证,县志记载的吴真人正是在闽台拥有广泛信众的保生大帝吴真人(参见郑强撰写的《商城是保生大帝吴真人的故里》旅游推介文章)。洞口刻有一个神秘的“丁”字,是吴真人的老师丁义修炼之处。据《晋书?艺术列传》记载,吴真人四十岁时,得至人丁义“神方”,吴真人就是在这里跟随丁义修道。洞内有石床、炉子,洞外有几块巨石堆叠形似座椅,吴真人常在此坐卧休息,因吴真人被封为“保生大帝”,这个座椅被称为“帝座”。明清邑人《登佛山绝顶》诗中有“名山通帝座,四望碧天廖”之句,又提《文峰叠翠》诗有“缥缈神山列,雀巍帝座通”句(二诗均见嘉庆商城县志,这里的佛山、文峰即是吴真人修道处“风巴洞”所在地)。县志记载,吴真人尝自题云:慕道修真性自然,存神运气养丹田,心澄碧静明如月,走出轮回入洞天。“风洞”山后约一里远处有地名叫“道人躺”,是吴真人修道时躺卧休息之处。道人躺的村民在垦荒时曾挖掘出大量的道人缸,是县志记载的吴真人修道处所建“延真观”道士墓地。“风巴洞”东边的山峰过去称为吴公上天山,也称高半天,是传说中吴真人得道后升天之地。
  
  “伏山卧佛”等众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伏山卧佛”及周边区域一直保存着良好的原生态环境,自身的环境和资源特色相对突出,具有开发旅游的良好基础。以区域内山、水、人、物的和谐相处为原则,充分利用历史人文及自然资源打造宗教文化游、寻根朝觐游、山水休闲游、绿色生态游等旅游产品体系的优势十分明显,通过协调发展吃、住、行、游、购各相关行业,完善旅游产业服务体系,可以让游客身心释放的同时,深切感受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体会农村优美环境,体验农耕生活和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如果能够按照历史记载,还原“勅建佛山寺”,打造风洞、龙井,石船、石龟、迎客松、椴树古民居、响水潭、观佛台等景点,加大旅游宣传,仅凭借“世界最大天然卧佛”和“伏山是保生大帝故里”这两个旅游品牌,就能吸引众多外地游客和信众前来朝觐观仰、寻根问祖。再以“振兴文运”、提升商城教育水平为目的,加大对“文峰叠翠”景点的开发,在文峰山修建文峰塔或文峰书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能助佑商城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文运昌盛,贤科迭出。”郑强说。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国际旅游消费超过2万亿美元,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各国同期GDP的增长幅度,它在给社会事业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名符其实的富民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鉴于旅游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世界各国和我国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和关注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成为商城县新的支柱产业,成为全县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城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山水为体,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县委书记李高岭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锦绣商城”的主题思路,要求把旅游作为县域发展的“三大支撑”之一,着力把商城旅游产业打造成原生态产业、朝阳产业和富民产业。为加快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周哲县长提出了“政府主导、部门服务、企业主体”的助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思路。
  
  开发建设伏山旅游资源,有利于形成金刚台、伏山、汤泉池金三角旅游带,如进一步加大基础建设,建设完善汤泉至伏山、伏山至达权店道路,可将金刚台、伏山、汤泉池、黄柏山、观音山五大旅游景区联成一体,使之成为商城县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支柱。(杨晓娜 实习生 李文)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合作伙伴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 —17:00      官方电话:400-800-7000

豫ICP备17045325号-1